出国在线2015年4月25日电,有句话叫“百闻不如一见”,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国家做出评价,最重要的是对其有亲身了解。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、资深影评人、德国总理文化交流项目访问学者汪徽在北京《国家电网杂志》刊文介绍了他在德国的亲身经历,严谨的德国并非传说中“刻板”,但热爱阅读确真的是“全民运动”,文章如下:
2014年,我有幸得到一个去德国访问研究的机会。在国内,虽然做过的几份工作也都辗转于不同的城市,然而到了一个从文化到制度都不同的国家生活,难免还是有一些叫人惊讶的感受。印象深的,主要是两件事,也是这两件事,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德国。
到德国不久,头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去银行开账户。朋友告诉我,德国办事情讲究预约,银行开户这种大事情更不例外。想起在国内开户,排队拿号,到窗口五分钟便开户拿卡了,我实在是想不出这算是什么“大事情”。
我和同事们按要求上网预约到了银行。这家银行营业部很小,进去之后并没有发现国内那种银行窗口,两间明亮的大房间里摆了几张大桌子,一共只有三名工作人员。一个叫马克的小伙子负责接待。我们说了来意,拿出各种身份证明、收入证明文件。他一边把各种信息输入电脑,一边和我们聊天。闲聊中,我们得知他从大学毕业不久,在这个城市有一个女朋友,为了陪女友,他还在波恩大学里报了个夜校班去上课。他还告诉我们,我们所住的区域治安有些问题,晚上最好结伴出门。
在这轻松而悠闲的氛围中,马克帮我们开好了账户。我们当中一个做记者的朋友很惊异于德国这种略显“慵懒”的工作步调,她问迈克:“你的生活目标是什么?”马克耸耸肩,淡淡地说:“快乐地过日子。”
快乐过日子,似乎是德国人的共同追求。一个国家,如果能让民众快乐、无忧无虑地过日子,那它就是个好国家。
开户之后,我们没拿到银行卡,马克把给我们打印出来的几张开户文件放入一个文件夹交给我们,显得非常正式。他告诉我们,我们将在未来的两周内通过德国邮政收到银行总部寄来的四封信,分别是银行卡、卡密码、网上银行账户、网上银行账户密码。密码与账户分开邮寄是为安全考虑。也就是说,你并不能立即开始使用你的银行账户。后来使用汇款功能的时候也才发现,这里竟然没有即时到账这回事。
从个人使用银行服务的角度来说,这种服务和国内的反差实在太大。这里虽然有很温馨、很专业的客户经理、极为安全的帐户保障,然而对个人用户来说,各种银行工具的效率却不太高。在国内时听说德国有极为发达的金融业与银行业,想来发达的并不是在这些地方。
开户这件事情,让我觉得,只有在一个国家真正深入一点,才能有更深的了解,而非总是咀嚼那些道听途说的“神话”。比如来德国之前,人人都说德国火车系统的准时,然而坐了德铁才知道,晚点是家常便饭,有时候要转车到达目的地,头一辆车晚点,第二辆车就错过了,导致整个旅途被拖延很久。而有一回遇到罢工,干脆连车都没得坐了。
在德国常常能看到满地的烟头,晚上能听见醉鬼的高喊,而早晨也常看到夜里醉汉扔得到处都是的啤酒瓶,一些车站里常常能闻到不知哪儿传来的臭味。在我住处的楼下,冬天的流浪汉会躲在一间银行的ATM取款机营业厅里过夜。所以,在工业发达,经济发达的面纱之下,这个国家也有它自身的很多问题,“神话”不必都信。
不过有一个神话却是被我真切地感受到了:德国真的是一个热爱阅读的国家。
我在德国呆过波恩、柏林与法兰克福这三个城市,这三个迥然不同的城市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在地铁车厢里到处都是捧着书阅读的人,这和国内人人对着手机刷网页形成了鲜明对比。在我工作的法兰克福市中心,方圆不到两百米的区域内,除了有一家大的全德连锁书店,还有两家较小的新书店、两家二手书店。
有一回,我与朋友到科隆,逛完宏伟的世界第三大的哥特式教堂,我们在附近遇到了一间书店。因他要给朋友带国外的绘本回去,我们就进去寻找。在童书区,我们翻了一阵,营业员主动过来询问我们的需求:“谁要看?小朋友几岁?”这位营业员是一位中年女性,她向我们推荐了几本书,就回到童书区的收银台接待别的客人。我们挑定了一本去结账。因那绘本上每页的简单语句都是德语,我们看不懂,朋友在付完钱之后就询问这位女士:“能帮我们大略解释这本书所讲述的故事吗?”
女士爽快答应,随后捧起书,翻开,指着画面,开始给我们一页一页讲起故事。在国内,不论是多么有“格调”的书店,将自己宣传得多么有“价值”的书店,将书看得多“神圣”的书店,不论是人多的书店,还是没什么人的书店,我少见到这种温热的面孔与态度,我常常只看到带着培训感的勉强微笑的售货员。
数字时代的来临,对全球书业的影响很大,德国也不例外。书店里摆放着卖电子书的展台,地铁上捧着电子书的人也时常能够见到。在德国的ICE快速列车上有很多广告牌,最多的广告是Kindle的电子书。德国火车也是一处“阅读大本营”,所以电子书服务商也要到这里的抢夺读者。但不论载体如何变化,阅读的热情是不会变化的。
世界最大的国际书展每年也在德国的法兰克福举办。这是一个贸易展,参展者主要是一百多个国家的重要出版社与版权贸易商。不过每一届书展都有两天公众日向德国民众开放。去年十月,我在公众日去参观了两天书展。前来看书、买书的德国民众把场馆挤得水泄不通。诸多展台都把此前几天展览的样书拿出来卖,很快都被一抢而空。
我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做采访时,得知他们在2006年曾启动启动了一个项目,叫做“法兰克福书展识字运动”(Frankfurt Book Fair Literacy Campaign,简称Litcam)。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多有此类识字或扫盲运动,书展的Litcam则主要在德国内部运作,帮助这个发达国家弱势群体中的孩子们,同时借助书展提供平台,使世界各地有相同志向的人们得以做交流。每年书展上,这个展台都会请人来做各种讨论或讲座。经过四年,在Litcam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德国国家文化与基础教育协会的合作下,逐渐发展为一个相对独立于书展的非营利组织。
项目负责人卡琳·普勒茨告诉我,他们从2007年开始组织一项“足球遇到文化”活动。“我们给孩子们组织球赛,让他们踢球。你知道,足球在德国非常非常重要。运动完之后,我们把孩子们组织起来,让他们读书,或者做一些戏剧的活动。”普勒茨女士告诉我,在德国,尽管有义务教育的约束,但仍有诸多孩子因种种原因辍学,导致他们缺乏足够的读写能力(有近两成15岁的孩子缺乏足够的读写能力)。成年之后,他们会很难找到工作。在德国,社区的足球场地非常多,踢球也确是孩子们最热爱的活动之一。而Litcam组织的活动,很容易吸引孩子们参加进来,也因此至少能给他们开一扇通向阅读的门,给他们获得更好教育的机会。
起初听到这个项目,我疑惑书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,而这件事情为什么仿佛有自己的生命力要去生长?听完普勒茨女士的介绍也就不难理解:不论媒介与媒体怎样变化,识字与阅读仍是个人的未来,亦是国家的未来。而孩子们懂得读书,书与书展也才真正有自己的未来。